坚持深化改革 勇担使命责任

2024/9/25 16:58:45      来源:广东省体育局       作者:       阅读数:498

  巴黎奥运会上,广东健儿共获得8金4银4铜,创单届奥运历史最佳战绩。广东姐妹花王柳懿、王芊懿助中国花游队创造历史,夺得两枚金牌,她们无论到哪个国家参赛,都因有祖国这个强有力的后盾而感到踏实。

  “祝祖国繁荣昌盛,越来越强大!”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王柳懿、王芊懿两姐妹为祖国送上生日祝福,并希望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XxjpseC008704_20240811_MVPFN0A001.JPG

图/新华社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体育事业秉承“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精神,引领发展潮流,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体育界接下来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等要求,继续坚持深化改革方向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沉心实干的定力、锐意进取的魄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体育力量。

 奥运带动全运 创奥运最佳战绩为祖国献礼

  1959年,容国团在联邦德国举行的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男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容国团“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名言,至今立在“冠军摇篮”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的大门口,激励着一代代广东健儿。

http://https://tyj.gd.gov.cn/tyxw_zyxw/content/2.jpg

图/南方网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33届夏季奥运会上,我省共有45人进入中国体育代表团,其中38名运动员参赛,全红婵、陈艺文、王柳懿、王芊懿、谢思埸、陈清晨6人获8项10人次金牌,还有4人获4项4人次银牌、4人获4项4人次铜牌。

  本届奥运会,广东运动员创造了参加奥运历史最好单届成绩,金牌数、奖牌数均居我国各省区市第一位,圆满实现“力争位居全国前列,为国家多作贡献”的参赛目标任务,以最优异的成绩为祖国的75岁生日献礼。

http://https://tyj.gd.gov.cn/tyxw_zyxw/content/3.jpghttp://https://tyj.gd.gov.cn/tyxw_zyxw/content/4.jpg

图/新华社 南方网

  据统计,1984年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以来的11届夏季奥运会,广东共派出参赛运动员423人次,获得金牌41枚、银牌36枚、铜牌28枚、奖牌105枚。

  巴黎赛场上,运动员们一路走来,既见金牌,更见精神。

  冯紫琪夺得摔跤女子自由式50公斤级铜牌。她在比赛中拼至眼角受伤出血,却浑然不觉,“她的眼角和国旗都是红色的”感动了无数人。

  东京奥运会后,谢思埸的腰部、膝关节、脚踝关节伤痛复发,但他希望能在巴黎奥运会再拼搏一次。为此,谢思埸带伤恢复训练,最终在奥运赛场上演“王者归来”。

  中国体育代表团副秘书长、广东省体育局局长崔剑介绍,广东健儿在巴黎奥运会取得的成绩,源于一代代广东体育人全心全意的付出,也得益于“国运兴则体育兴”的整体环境。

  奥运之光照亮全运之路。经过短暂的休整,广东奥运健儿已全身心投入十五运会的备战,对于家门口的大赛,他们摩拳擦掌,争取摘得更多的金牌。

  全运促进全面 探索中国体育现代化的“广东路径”

  广东是传统体育大省,岭南人敢为人先的性格孕育了广东体育发展强大的内生动力,特有的文化生态造就了广东深厚的体育历史文化传统。

  新中国历史上首个地方性“涉外”体育赛事——省港杯,全国首次以“社会集资,政府承办”模式打造的全运会——六运会,全国第一家篮球职业俱乐部——广东宏远,全国第一条多功能全民健身路径——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健身路径,中国第一张体育彩票——六运会体育基金奖券,均出自广东。

http://https://tyj.gd.gov.cn/tyxw_zyxw/content/广州天河体育中心.jpg

图/广州天河体育中心

  进入新时代,体育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对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担负着引领和带动群众体育发展实现全民健身战略,以及助力体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业态结构融合升级等多元使命。

  广东不断加强群众体育工作,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广东省建有各类体育场地约34.08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平方米。2023年广东省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可望跃升至约7345亿元和23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10%。这是广东体育产业总规模首次突破7000亿元大关,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量约五分之一。

  2025年年底,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由广东、香港和澳门共同承办。该会政治意义重大、示范意义重大,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和“一国两制”生动实践作出积极贡献。广东体育界将锚定“十五运圆满成功”的目标,抓牢全运筹办精彩安全和参赛成绩名列前茅两条主线,以全运促全面,加快实施群众体育促进工程、竞技体育夺金工程、体育产业品牌工程、青少年体育育苗工程和体育改革创新工程这五大工程。

  广东体育将大力弘扬“走在前列、再创辉煌”集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的“广东体育精神”,全力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广东模式”,着力打造体育强国建设的“广东样板”,努力探索实现中国体育事业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倾力贡献体育强国建设的“广东实践”。

  坚持深化改革 奋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蓝图,其中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广东主动将体育事业发展纳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大局,勇于扛起这份历史责任,奋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省。

  广东体育将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和创新“三大动力”。进一步激活改革动力,打造体育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聚焦理顺体育管理体制、激活市场机制、创新现代管理模式、强化资源要素配置、振兴“三大球”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科学的谋划、有力的举措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激活开放动力,打造体育发展路径新优势。坚持“开门办体育”“开放办体育”的思路,以“三地三中心”为愿景目标,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知名赛事承办地、国际体育组织聚集地、高水平运动员训练地,建设世界级的体育科研学术交流中心、运动医学康复中心、体育产业商贸中心。

  进一步激活创新动力,打造体育发展活力新优势。广东体育历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新征程上,广东体育将积极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把科技作为体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支撑体育创新发展的核心优势。

  崔剑表示,广东体育发展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等要求,继续坚持深化改革方向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沉心实干的定力、锐意进取的魄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体育力量。

  广东体育发展将紧扣“奋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省、打造体育强国的示范地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实践的重要窗口”的总体目标,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体育领域改革,不断推进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截至2023年底,全省体育场地总数量34.08万个,比2003年底增长339.3%

  全省体育场地总面积3.56亿平方米,比2003年底增长134.7%

  ●竞技体育实力增强。1979年—2000年,获得336项次世界冠军;2001年—2012年,获得321人次世界冠军;2013年—2023年,获得210人次世界冠军

  ●体育产业规模壮大。2023年,广东体育产业总规模超7300亿元,增速约13%

  2023年,体彩销售389.06亿元,居全国第一,是2000年销售额的42.7倍

  筹集公益金91.56亿元,是2000年的33.4倍,居全国前列

  案例

  “镇校体育共享工程”打造群众健身好去处

  今年是加力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省体育局充分发挥体育优势,强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支撑,在统筹场地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将县镇村体育发展的短板转化为助力区域协调发展的潜力板。

  今年5月,2024年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暨广东省“镇校体育共享工程”启动仪式在河源市龙川县麻布岗中学举行。

http://https://tyj.gd.gov.cn/tyxw_zyxw/content/百千万.jpg

  系列赛事以赛聚能,通过举办百县羽毛球、千镇乒乓球、万村篮球等赛事活动,发挥赛事综合效益,满足基层群众对健身健康的需求,提振全省人民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

  “镇校体育共享工程”以场为媒,是推动乡镇公共场地设施扩容提质、促进乡镇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探索镇校体育场地设施共享共用的一项创新举措。对乡镇学校及其周边体育设施进行提档升级,通过“一门两开、一场多用”“共建共享、共管共用”,满足在校学生及群众分时段使用需求,用家门口的体育场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问题,为乡镇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

  该工程主要是在粤东西北地区,人口集中、体育场地设施紧缺,特别是无建设用地的乡镇,在学校周边或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学校选址,援建体育场地、配备器材设施,面向学生、群众提供服务。

  广东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镇校体育共享工程’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今后体育主管部门还会引入一些竞赛活动、志愿服务,包括国民体质监测活动进来,为当地群众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目前,省体育局启动编制《广东省镇校体育共享工程建设指引》,将为更好推动“镇校体育共享工程”在全省有序开展及实施推广提供依据。

  亲历

  “冠军摇篮”的冠军书记冼东妹:用精细化管理更好地服务运动员

  时间回到36年前,冼东妹从四会体校进入位于天河北的省体校,成为女子摔跤队的一员。她每周都会围着天河体育中心进行越野跑,那是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的主会场。

  “当时旁边还有很多菜地、鱼塘,广州大道的路也没有现在这么宽。”冼东妹回忆说,当时根本没有想到,如今的天体场馆群已成为广州城市中轴线的重要一环。

  两年后,由于当时的奥运会没有设置摔跤项目,冼东妹改练柔道。她身边有很多优秀柔道选手,师姐陈英姑就是六运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

  冼东妹从陪练做起,用两年时间便成为全国冠军。她认为这得益于广东柔道的传承,以及优秀队友的言传身教。

  “对于我来说,成为全国冠军的路径很‘简单’,目标就是超过陈英姑,方法就是战胜她。”冼东妹说,“可能我与其他队友不一样的是,我每一分、每一局都不愿意输,不管是比赛还是训练,谁也不要赢我一下”!

  不愿意输的每一分、每一局滴水成河,帮助冼东妹两夺奥运冠军,成为中国首位“妈妈级”奥运冠军。

  如今的冼东妹是“冠军摇篮”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的党委书记。几乎经历过竞技体育工作所有岗位的冼东妹说,与她做运动员的时候相比,如今不仅训练条件改善了,训练保障也日新月异。

  “原来一个队就是教练和队医,现在是‘训、科、医’一体化,队伍配有科研、心理等团队,对运动员还有职业发展规划培训。”冼东妹说,“这就要求做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提升对运动队的服务保障,以提升训练效果。”

  “思想决定行动!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激发、引导教练员、工作人员不断主动思考如何提升训练水平,带领队伍一直向前走。”冼东妹说,“当然,使我充满工作信心的前提是,二沙中心洋溢着‘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工作氛围,拥有一支‘敢于拼、善于战、勇于胜’的训练团队。”

  在她看来,广东三次承办全运会的时间,恰恰是广东体育发展历史的重要节点。六运会广东竞技体育成绩突飞猛进,先有天河体育中心再有天河区,体育与城市一同发展。九运会时,广东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一片欣欣向荣,全国人才争先恐后来到广东,广东的体育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粤港澳联合承办全运会,是全运会一次全新的尝试。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定位是世界一流湾区,广东可以融合大湾区‘两种制度’优势,吸引人、财、物汇集南粤,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冼东妹满怀期待地说。


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广东奥体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关注官方微博

TOP

咨询电话:  
体育场:020-82169763  游泳馆:020-32091627  网球中心:020-32091828  经营部:020-82169786  
青少年俱乐部:020-82169016  
竞训部:020-32092009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大观南路36号
ICP备案:粤ICP备17017874号-1  技术支持:南方网景

Copyright © 2016 GDAS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广东省奥林匹克
体育中心

广东奥体青少年
体育俱乐部

奥体通告